2018年,锂电池企业增收不增利的现象持续到2019年一季度。企业持续承压,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持续下降。
根据2019年第一季度60家锂电池公司的统计,仅有23家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同步增长。超过一半的企业出现营收或净利润大幅下滑,说明一季度锂电池产业链整体发展不尽如人意。
此前,高拱锂业整理了66家锂电池产业链上市公司2018年业绩报告,发现31家公司净利润下滑,其中锂电池公司占三分之一。
整体来看,2018年锂电池产业链呈现出企业增收不增利或增速放缓、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下降、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行业两极分化的行业特征。
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腰斩”。在此背景下,原始设备制造商提出了更严格的降价要求,上述行业的发展特征将进一步深化。主机的降本压力将直接传导至整个锂电池产业链,企业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下降将不可避免。
这意味着包括动力电池、四大材料和设备在内的锂电池企业未来将面临严峻挑战,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合作才能渡过难关。
具体来说:
1锂电池领域
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新能源车企争相装机,带动一季度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增加。
GGII统计显示,Q1国内动力电池总装机功率约12.32GWh,同比增长179%,带动动力电池企业业绩增长。
其中,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实现营收99.8亿元、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93%和153.35%,保持市场领先优势;比亚迪实现净利润7.5亿元,同比增长631.98%,成为净利润增幅最大的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动力电池市场高度集中,行业呈现两极分化趋势。
16家锂电池公司中,只有6家公司的净收入保持增长,其余电池公司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梦石科技净利润亏损1.8亿元,同比下滑975.37%,成为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大的企业;但在2018年亏损39.97亿元后,建瑞沃第一季度再次亏损5.4亿元,经营状况并未明显改善。
2材料字段
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领域的企业净利润均出现下滑。
利好方面,厦门钨业净利润同比下降187.38%,福林精工、丰源、湘潭电化、党生科技、梅格等正极材料企业净利润均有所增长。
电解液方面,新筑邦净利润均同比增长,而石大胜华、聚氟、江苏国泰等。都经历了收入或净利润的下降。
另一方面,恩杰净利润同比增长164.89%,双杰电气净利润同比下降82.59%。
3设备领域
在一季度动力电池投资扩张需求的带动下,锂电池装备企业发展利好,龙头装备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呈现“强而有力”的发展态势。包括先锋智能、百利科技、星运、金银河等在内的锂离子设备公司,一季度均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同步增长。
4钴-锂材料领域
受上游供应端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和下游市场需求减弱影响,2018年下半年钴锂材料价格开始进入下行通道。材料价格大幅下跌,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下降,导致2018年钴锂上市公司大量涌现。与2017年相比,他们的净利润大幅下降。
2019年钴锂材料价格下行趋势不减,供大于求状态仍将持续。下游材料企业按需采购,市场需求疲软,将阻碍钴锂材料企业利润增长。
包括华友钴业、洛阳钼业、盛屯矿业、韩瑞钴业、道氏科技、天齐锂业、雅化集团、江特电气等大型上市钴锂公司,其一季度净利润均同比下滑。其中,道指科技跌幅最大,同比下跌230.04%。
总的来说,由于补贴大幅下降和市场竞争加剧,锂电池企业的盈利能力正在下降,在不增加利润的情况下增加收入将成为锂电池产业链的普遍情况。
目前,原始设备制造商正在压低动力电池工厂的价格,以抵消补贴下降的压力,然后将其传递到锂电池行业的上游,降低了对锂电池材料、设备、钴和锂等锂电池企业的成本要求,从而影响了上述企业的利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