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宝胜利用先进的纳米材料开发出新型复合润滑棒。
产品适用于铁路、能源、机械、化工、军工等领域的固体润滑。
有“黑金”之称的石墨粉材料有了新用途。日前,固体润滑专家& mdash& mdash浙江宝胜铁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此材料为基础,精选30余种微纳米矿物粉体材料,采用先进技术,成功研发出“机车车轮轮辋复合固体润滑条”。其中,BSF-1和BSF-2两款产品进入北京铁路局准入供应商名单,成为10家新供应商之一。该产品于去年12月通过北京铁路局科委科技成果专家评审;今年5月被列入北京铁路局2013年科技成果示范推广计划项目,又是一项荣誉。这一成果将于11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2013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及设备展览会上展出。
据悉,近年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铁路部门都在大力推广轮轨润滑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应用减磨效果更好的干式轮缘减磨产品,不仅是铁路安全增效任务的需要,而且具有实际的技术意义和直接的经济价值。研究表明,采用固体润滑技术后,换轨量可减少2/3以上,每年可节约换轨费用数亿元。可延长车轮使用寿命一倍,提高运输能力,降低能耗25% ~ 35%。在目前能源价格上涨的情况下,运输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因此,在曲轨润滑领域,固体润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大部分机车仍采用脂液润滑剂润滑轮辋,因此材料替代是大势所趋。润滑油主要由石油制成,机车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工操作,还受自然天气影响,具有不降解等环境污染因素。
对此,浙江宝胜携手润滑棒领域权威研究机构武汉理工大学,引进该校胡平教授的先进科技成果“固体润滑材料”项目,校企合作,与北京机务段合作研究“机车轮缘复合固体润滑棒”。目前,关键技术已获得7项国家专利。
该材料是一种以界面润滑代替脂液润滑的新型高分子润滑材料,可替代现行润滑材料对机车车轮轮辋进行润滑和保护,具有抗挤压、附着力强的特点。
棒材采用内软外硬的长方形双层复合结构,外层坚硬,保证耐磨性和强度;内层是灵活的,确保与轮辋的粘附和润滑。当它安装在特定设备上时,通过恒压接触在高速运行的机车轮缘上,由于摩擦力不断形成润滑转移膜,从而达到减摩润滑的作用。
产品质量优良,通过了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金属化学检验站等单位的检测,符合技术要求。
优秀的技术特点:(1)采用固体和液体相结合的材料设计方法,综合了脂润滑和固体润滑的优点,解决了“油楔”和粘附问题。(2)设计夹层双层固体润滑棒复合结构,既保证了耐磨性和强度,又兼顾了附着力和润滑性。(3)采用阻燃、改性、可降解的纳米材料,提高复合固体润滑棒的综合性能。
该产品是根据进口机车产品,针对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机车牵引负荷和行车速度的提高而设计开发生产的。本产品可安装在和谐号电力机车、内燃机车、提速后的内燃机车改装、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中。目前,该产品已在北京、襄阳、丰台、安康等机务段,天津、南京地铁,运煤专线车轮、钢轨等处使用。,且效果明显优于同类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公司还可以根据铁路(地铁)复杂断面、特殊断面、高要求断面量身定制固体润滑产品;还可为能源、机械、化工、军工等领域固体润滑用户的特殊需求提供R&D和生产。并可根据用户需要提供新型固体润滑材料的配套装置。
应用证明,该产品适用于弯道多、曲线半径小、轮缘磨耗速度惊人的S型山区线路。可替代润滑油、润滑脂和进口固体润滑产品,集固体润滑和液体润滑的优点于一体;达到减少轮对更换和轮缘、轮轨磨耗的目的。使用该产品,机车轮缘平均磨耗可降低41%,车轮使用寿命可延长一个中修期,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几百万元的维修费用。